通信系统实战笔记

通信系统实战笔记

无处不在的信号处理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通信系统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工程开发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本书基于作者20多年的通信系统开发经验,重新审视通信系统理论与工程开发的重点、难点知识,期望引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重点阐述了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长期演进技术(LTE)、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通信系统技术、产品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通信工程中常用的算法和其内在的物理含义,以及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逻辑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通信芯片采用的电路及其原理、通信芯片与软件无线电系统之间的关系、底层逻辑等内容,并结合5G系统的物理层关键参数和过程定义对5G系统进行分析,对其工程开发进行解读,构建5G芯片架构。

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实践性强,适合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及从事通信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阅读,也适合希望跨专业了解通信系统的工程师阅读。

梁敏,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本科是电信工程专业,硕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连续4年获一等奖学金,是优秀毕业生。2000年到2007年,在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做研发,终端事业部的技术负责人,参与了SCDMA系统的标准制定,产品从无到商用化的整个开发过程,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第十一人。2007年到2017年,在创业芯片设计公司,作为CTO,参与GSM和LTE芯片的架构,系统软件算法和协议栈的从无到有的全开发过程。2017年至今,在创业科技公司,作为CTO,参与自定义物联网协议的标准设计和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个人在通信系统,芯片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40多项,第一发明人的20余项。

作品目录

  1. 内容提要
  2. 前言
  3. 第1章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4. 1.1 通信系统的需求:从了解问题出发
  5. 1.2 通信网络结构:架构是基础
  6. 1.3 通信协议层级:了解各层级的位置与功能
  7. 1.4 注册与漫游:无身份不通信
  8. 1.5 信息交换过程:有连接或无连接
  9. 1.6 通信系统架构:同步与异步
  10. 第2章 通信系统的底层逻辑
  11. 2.1 时域与频域:基础概念中的基础
  12. 2.2 相位:究竟是谁携带信息
  13. 2.3 调制:用合法的车作为载体传输
  14. 2.4 同步:普遍存在并非普遍理解
  15. 2.5 功率控制:容易被忽视的维度
  16. 2.6 校准:给你一个可以信任的基石
  17. 2.7 实时性:不可延迟
  18. 2.8 小区切换:无切换不移动
  19. 2.9 远距离通信:绕过地平线
  20. 2.10 灵敏度与信噪比(SNR):建立通信的信号能量基线
  21. 2.11 干扰与多径:信道总是复杂的
  22. 2.12 频率容限:影响通信效果的因素
  23. 2.13 功耗:真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24. 2.14 系统吞吐量:系统构建思维的必备点
  25. 第3章 通信工程的常用算法
  26. 3.1 相关运算:富含底蕴的乘积累加运算
  27. 3.2 FFT:不仅仅是时频变换
  28. 3.3 Viterbi:在卷积编码内外
  29. 3.4 CRC:循环冗余很有必要
  30. 3.5 信道估计与均衡:通信接收机必备
  31. 3.6 信号成形滤波:信道的带宽总是有限的
  32. 3.7 语音处理与回声抵消:隐藏的英雄
  33. 3.8 测距:哪种方法更精确
  34. 3.9 跳频与扩频:对抗窄带干扰的有效措施
  35. 第4章 通信系统的解析和构建实例
  36. 4.1 GPS:从另一个角度看定位系统和方法
  37. 4.2 5G标准解读:系统构建的一个实例
  38. 4.3 芯片架构讨论:工程实战的制高点
  39. 第5章 通信工程实战经验
  40. 5.1 理解MAC
  41. 5.2 汇编与其C语言封装
  42. 5.3 SDR
  43. 5.4 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
  44. 5.5 通信系统开发调试经验小结
  45. 参考文献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