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系统实战笔记
无处不在的信号处理
¥44.80
作品简介
通信系统理论内容与实际的工程开发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本书基于作者20多年的通信系统开发经验,重新审视通信系统理论与工程开发的重点、难点知识,期望引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本书重点阐述了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长期演进技术(LTE)、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通信系统技术、产品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通信工程中常用的算法和其内在的物理含义,以及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逻辑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通信芯片采用的电路及其原理、通信芯片与软件无线电系统之间的关系、底层逻辑等内容,并结合5G系统的物理层关键参数和过程定义对5G系统进行分析,对其工程开发进行解读,构建5G芯片架构。
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实践性强,适合通信专业的大学生及从事通信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阅读,也适合希望跨专业了解通信系统的工程师阅读。
梁敏,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本科是电信工程专业,硕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连续4年获一等奖学金,是优秀毕业生。2000年到2007年,在北京信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做研发,终端事业部的技术负责人,参与了SCDMA系统的标准制定,产品从无到商用化的整个开发过程,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第十一人。2007年到2017年,在创业芯片设计公司,作为CTO,参与GSM和LTE芯片的架构,系统软件算法和协议栈的从无到有的全开发过程。2017年至今,在创业科技公司,作为CTO,参与自定义物联网协议的标准设计和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个人在通信系统,芯片设计方面的发明专利40多项,第一发明人的20余项。
作品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通信系统的需求:从了解问题出发
1.2 通信网络结构:架构是基础
1.3 通信协议层级:了解各层级的位置与功能
1.4 注册与漫游:无身份不通信
1.5 信息交换过程:有连接或无连接
1.6 通信系统架构:同步与异步
第2章 通信系统的底层逻辑
2.1 时域与频域:基础概念中的基础
2.2 相位:究竟是谁携带信息
2.3 调制:用合法的车作为载体传输
2.4 同步:普遍存在并非普遍理解
2.5 功率控制:容易被忽视的维度
2.6 校准:给你一个可以信任的基石
2.7 实时性:不可延迟
2.8 小区切换:无切换不移动
2.9 远距离通信:绕过地平线
2.10 灵敏度与信噪比(SNR):建立通信的信号能量基线
2.11 干扰与多径:信道总是复杂的
2.12 频率容限:影响通信效果的因素
2.13 功耗:真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2.14 系统吞吐量:系统构建思维的必备点
第3章 通信工程的常用算法
3.1 相关运算:富含底蕴的乘积累加运算
3.2 FFT:不仅仅是时频变换
3.3 Viterbi:在卷积编码内外
3.4 CRC:循环冗余很有必要
3.5 信道估计与均衡:通信接收机必备
3.6 信号成形滤波:信道的带宽总是有限的
3.7 语音处理与回声抵消:隐藏的英雄
3.8 测距:哪种方法更精确
3.9 跳频与扩频:对抗窄带干扰的有效措施
第4章 通信系统的解析和构建实例
4.1 GPS:从另一个角度看定位系统和方法
4.2 5G标准解读:系统构建的一个实例
4.3 芯片架构讨论:工程实战的制高点
第5章 通信工程实战经验
5.1 理解MAC
5.2 汇编与其C语言封装
5.3 SDR
5.4 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
5.5 通信系统开发调试经验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