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全球格局

人工智能全球格局

未来趋势与中国位势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下一个“巨型风口”,学术界、产业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对人工智能给予巨大的关注。在这样的关键变革时期,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审慎客观地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切实促进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本书先从源头上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质和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详细解读各国的人工智能战略和企业的人工智能生态(包括科技巨头在人才、专利、技术方面的布局),同时梳理了在某项技术上或应用场景中深耕的独角兽企业,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走向,特别从数据、制度、资本、技术等层面阐释中国的人工智能优势及差距。本书还对人工智能伦理进行了专门分析,揭示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要实现以扎实的科技创新领跑世界,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获得优势是关键一环,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理解人工智能、认真审视自我的详尽阐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于1962年,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学会之一,学会总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学会现有专业分会49个,专家委员会13个,工作委员会9个,编委会1个,主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评价、研究咨询、培训认证、国际合作等工作。

智慧芽,成立于2007年,凭借多年积累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围绕科技创新的全生命周期,从情报收集与分析、流程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品目录

  1. 序一 审慎思考中国人工智能战略
  2. 序二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
  3. 序三 人工智能的中国位势和未来趋势
  4. 第一章 重新理解人工智能
  5. 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
  6. 热潮下的冷思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
  7.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颠覆性和局限性
  8. 人工智能泡沫是否会出现?
  9. 第二章 人工智能六十年沉浮录
  10. 历史长河漫漫孕育:人工智能诞生记
  11. 兴也勃焉,亡也忽焉:潮起又潮落的人工智能
  12. 深度学习再领风潮:人工智能3.0时代
  13. 第三章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未来
  14. 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伟大变革
  15. 人工智能与人类将如何进化?
  16. 强人工智能浅谈
  17. 第四章 大国角逐:各国积极部署人工智能战略
  18. 国家力量——人工智能浪潮后的“隐形推手”
  19. 科技霸主美国——稳中有进,慢热而强势
  20. 后起之秀中国——把握时机,迎头赶上
  21. 强手林立的欧洲——协同合作,力争上游
  22. 不甘落伍的日韩——大刀阔斧,快马加鞭
  23. 第五章 商业争雄:企业加速构建人工智能生态
  24. 人工智能产业的勃兴
  25. 科技巨头的布局
  26. 资本市场的涌动
  27. 产业生态的发展
  28. 第六章 创新竞赛:科技研发促进人工智能繁荣
  29.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竞赛已然爆发
  30. 站在人工智能风口上的巨人
  31. 科技巨头的创新策略
  32. 第七章 人才争夺:看不见硝烟的人工智能战场
  33. 人才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焦点
  34. 人工智能人才都分布在哪里?
  35. 人工智能产业链及其人才分布情况
  36. 人工智能人才的流动去向
  37.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未来趋势
  38. 第八章 技术突破带来的人工智能进化
  39. 大数据提供人工智能发展核动力
  40. 类脑智能启发通用人工智能
  41. 量子机器学习颠覆人工智能算力
  42. 第九章 无法忽视的人工智能伦理难题
  43. 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
  44. 人工智能伦理困境
  45. 伦理何以规制?
  46. 第十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之路
  47. 数据优势助推,中国人工智能长风破浪
  48. 技术积淀深厚,中国人工智能厚积薄发
  49. 资本热情灌溉,中国人工智能欣欣向荣
  50. 类脑智能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加速突破
  51. 制度优势加持,中国人工智能动力强劲
  52. 第十一章 专家视角: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53. 刘海滨: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探索
  54. 曾毅:关于类脑人工智能及其伦理的思考
  55. 汪玉: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构建极为重要
  56. 刘哲:伦理研究应与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相嵌融合
  57. 邓东灵:我们相信,量子人工智能将带来颠覆性的应用
  58. 张涛:营造健康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环境
  59. 附录A 人工智能领域新一代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8—2019年)
  60. 附录B 世界主要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投资及推动力量
  61. 附录C 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专利
  62. 各章执笔人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