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花语
李宏震 徐洁佳
序言
大约在七年前,我们有幸接触到木版年画,从而对中国木版水印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我们一直从事中国木版水印技艺的研究、整理、修复和再设计工作。
木版水印是中国传统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身。早在唐代,就已经有单色木版印刷。明末时出现了饾版(分色将局部雕成小木版,然后再用水墨或颜料逐色套印成画)和拱花(通过木版以凸出或凹下的线条按压出花纹,实现类似现代的凹印或凸印的效果)技艺,将木版水印推升到最高峰。
古人非常有才情雅趣,会利用饾版和拱花技艺,将花鸟、山水、奇石等图样制作成精美的笺纸,用于提诗或者书信,将笺纸汇集成册即为笺谱。提到笺谱,人们一般都会提及三套巅峰之作:明代吴发祥刊印的《萝轩变古笺谱》和明代胡正言编印的《十竹斋笺谱》,以及1933年鲁迅先生与郑振铎先生出版的《北平笺谱》。
我们在研究这些笺谱的过程中偶然间发现一则小故事。鲁迅先生在1931年的书账中曾写道:“《百花诗笺谱》一函二本。振铎赠。七月二十三日。”他和郑振铎先生皆为爱笺之人。郑振铎先生喜欢四处搜集笺纸,在偶然得到《百花诗笺谱》后,转赠给了鲁迅先生,之后《北平笺谱》也是受其启发而编辑出版的。
清代文美斋的《百花诗笺谱》被喻为中国古笺谱最后的辉煌,承前启后,却不太为人所知。这套《百花诗笺谱》究竟长什么样?几经找寻,我们终于在一位拍卖师的手里找到了一套品相不错的《百花诗笺谱》,并专门跑到上海将其收入囊中。
这套笺谱历经百年辗转,已经有些泛黄,却让我们非常惊艳与震撼。《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和《北平笺谱》多以奇石古器、鸟兽花果为题材,风格清新雅致,与之相比,《百花诗笺谱》的百花题材更为统一和亲切。其花朵图案张力更大,花色潋滟多姿,构图巧妙,伸展富于变化。木版雕刻刀法高超,线条细腻,饾版套色印刷精湛,将叶片的茎络以及花瓣的晕染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遗憾的是,笺谱虽然名为《百花诗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