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
冯仕政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李仁菊(1942—2011)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序
赵鼎新
认识仕政是大约十年前的事。那天,我的老朋友李路路教授带了一位年轻人来见我,说他是人大社会学系刚留校的教师,各方面都很优秀,并且开始对社会运动研究感兴趣,等等。仕政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关于南街村的研究,并且已经发表成书。我当时正在关注中国极左势力和乌托邦思潮的复兴,对南街村所发生的一切很感兴趣。初次见面,我和仕政就谈了许久,临别时仕政送了我一本他关于南街村的书。我马上就把它看完了。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学要比今天闭塞不少,西方社会学的许多理论和研究方法还没有在中国产生影响。南街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个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机会结构”下产生的特殊的村落组织,仕政却套用当时国内风行的“市场转型理论”来分析南街村所发生的一切,整本书的理论和和叙事因此而显得不太协调,可我仍花了一下午时间津津有味地把它读完。尽管仕政给自己的书戴了一顶不伦不类的理论帽子,但这一帽子却未能掩盖他流畅的文笔、对现实的高度把握和分析能力。他书中的一些资料验证了我对南街村现象的一些初步看法,我也从仕政的书中学到不少东西。在此后的接触中,我发觉仕政为人实在,治学甚勤,而且做事讲原则,是我很欣赏的品性,于是我们成了忘年交。
此后不久,仕政转向社会运动研究。这些年来,他发表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文章,同时一直在对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进行梳理。我很高兴地看到他的识见在不断地增长。尽管如此,当他告诉我他计划撰写一本全面介绍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书时,我还是为他捏了一把汗。毕竟仕政没有在西方长期生活的经历,这是否会影响他对这些理论背后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把握?毕竟西方学者所写的社会运动的书籍已经被大量地译成中文,仕政的书能否有独到的贡献?这些都是我的疑虑。但是在看到仕政的著作之后,所有这些疑虑都一扫而空。除了极少数段落,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