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英] 利德尔·哈特
序
巴西尔·利德尔·哈特的遗孀
几个月前,出版商请我给我丈夫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写前言,那时我就立刻意识到,应该在此向所有为他的写作提供过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这数百位人中,有陆军元帅,有列兵,有教授和学生,还有众多朋友,巴西尔在他不倦研究的一生中和他们建立过联系。巴西尔曾在其自传的前言里写道:“自传,就其令人愉悦的一面来说,其实就是友谊的记录——而我有幸拥有如此众多的友谊。”这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同样得益于这些珍贵的友谊。
巴西尔从小就热爱钻研各种比赛及技巧,保存了很多相关的记录和剪报,上学后,飞行员成了他的英雄人物,于是他又保存了很多关于早期航空历史的记录。巴西尔一直保留着这种习惯,兴趣的范围越来越广。于是,当他的生命走到尽头时,身后留下了各种剪报、书信、备忘录、手册之类的资料,主题从装甲战争到服装时尚,可谓无所不有。后来,每次谈论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都尽快以日记体裁,也就是他自己所谓“谈话记录”(Talk Notes),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
战后,他的第一本书是《山的那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是他和一些被羁押在英国的德军将领谈话的实录。其中很多将军都读过他在战前写的书,乐于和他探讨自己的战争经历。1963年12月,他回忆往事,写了《我为什么和如何写这本书》一文,解释过自己为什么如此看重此类记录的价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各种事件时,开始认识到,如果没有独立思考且具有历史素养的研究者将军事首脑们当时当地的真实想法确切地记录下来,以便与他们后来的回忆进行对照和比较,历史之研究会受到何等阻碍。因为很明显,戏剧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回顾往事时难免会有所粉饰或者歪曲,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便愈加如此。况且,历史文件常常不能揭示他们真实的看法和目的,有时候甚至是故意写出来以做掩盖的。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